他又将上下打量了一番,随即点点头,道,“戚家的女儿,是不一般。”
两人在饭桌前坐下,便有婢女适时递上来一杯茶,戚寸心只喝了一口,却迟迟不好意思拿起筷子。
“繁青是我最小的妹妹柔康的儿子,我和柔康差了二十岁,所以我虽是他舅舅,着却像他祖父那辈的。”
裴寄清或见小姑娘不肯动筷,他便执起筷子夹了菜吃,又同。
戚寸心见他动了筷,便也跟着拿起筷子,或是想起些什么,便问,“舅舅唤他作繁青,那‘缈’这个字,又是谁取的?”
“是他师父,一个年纪比我还大的糟老头子。”裴寄清起此人,便有些不大痛快,“他啊,惹人厌。”
乍听裴寄清这么,戚寸心觉得自己不好再问,只能默默吃菜。
“你姑母的事儿,生前没告诉你吧?”裴寄清却忽然提起戚明贞。
戚寸心顿了一下,随即点头,“嗯。”
“当初我受昌宗皇帝的皇命,创立涤神乡,乃是取自‘涤『荡』神州万里乡’之意,入涤神乡之人,都称归乡人,他们终要归北魏,于明暗之间助我大黎夺回当年丢失的半壁江山。”
裴寄清老虽老,但一双眼睛却神光明亮,“你姑母入涤神乡,是为你祖父和父亲翻案,也是为我大黎社稷,在北魏这么些年,只为一把钥匙,忍得,也得,国士之名,担得起。”
戚寸心听了他这番,脑海里不自禁又浮出姑母那一张严肃的面容,隔了会儿,轻,“我以为傲,也以我祖父和父亲为傲。”
两人正着,却听外头传来一阵脚步。
戚寸心才一抬眼,便见谢缈正迈上阶梯,走入门内。
他的脸『色』不算好,似乎有点不兴,待他一撩衣摆到身边坐下,戚寸心便小问他,“你怎么了?”
谢缈摇头,朝『露』出笑容,或见桌上有一道喜欢的菜,便在婢女端来茶碗与碗筷时,夹了一筷子给,“娘子,你吃。”
裴寄清在一旁清了清嗓子,谢缈也不理他,只顾一筷子又一筷子将戚寸心面前的碗堆成小山。
好像这是他此刻唯一有兴致的事。
“缈缈……”戚寸心小心了一眼裴寄清,又伸手拉谢缈的衣袖,又小问,“你怎么不理舅舅?”
谢缈似乎仍有些不情愿,但好歹是了裴寄清一眼,随即他凑到戚寸心的耳边,音却并没刻意压低:“因为他做坏事了。”
做什么坏事了?
戚寸心听得一头雾水。
裴寄清却笑了,喝了碗茶就起身,“寸心啊,我老人家吃得,既然繁青来了,你们就一块儿吃吧。”
罢,他才背着手往前走了步,便又回过头来瞧那还在往戚寸心碗里堆小山的年,“繁青,吃完来书房手谈一局吧。”
年仍不理他,他也不恼,只是摇摇头,转过身。
“你不要再堆了……我吃不下了。”
“可你昨晚你想吃肉的。”年认真。
“那这也太多了吧……”
小姑娘的音有点苦恼。
裴寄清迈出门槛时还听到了他们的音,他走到旁边的木廊上,却又停下来望庭内油绿的松枝。
他满面的笑意变得有些沉,忽然想起多年前站在那松枝旁,也曾这样年轻天真过的小妹。
只是后来嫁了个不爱的人,
又生了个好像天生不会爱人的孩子。
但如今这个孩子,好像也未必学不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