韦睿的车马缓缓驶入京城,穿过熙攘的街道,终于抵达东宫太子府。车轮碾过青石板路,发出低沉的声响,他掀开车帘,望着那熟悉的朱门,心中百感交集。下山之前,他在湛云观中勤修“太上感应心经”和“青云纵”轻功,如今学成归来,既感欣慰,又觉肩上责任更重。他整理了一下青灰色的道袍,背起简单的行囊,步履坚定地走向太子书房。
沿途的宫女和太监见到他,皆低头致意,韦睿微微点头回礼,目光却始终落在前方。书房外,一名小太监见他走近,忙上前通报:“殿下,韦睿大人回来了。”不多时,书房门缓缓打开,太子一身明黄常服,放下手中奏折,抬头望来,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:“韦睿,你回来了,快进来。”
韦睿跨入书房,恭敬跪拜:“臣韦睿,拜见太子殿下。”太子起身,快步上前,亲手扶起他,关切道:“此番上山修炼,可有收获?”韦睿站直身子,双手拱起,恭声道:“回殿下,臣在湛云观中,蒙国师指点,已习得‘太上感应心经’初篇,并学成‘青云纵’轻功入门。臣日夜苦修,不敢懈怠,终有所成。”
太子闻,眼中闪过一丝惊喜,拍了拍韦睿的肩膀,赞道:“好,韦睿,你果真不负本宫期望。短短时日,便能习得心法与轻功,足见你的天赋非凡。”韦睿谦逊地低头:“臣能有今日,皆赖殿下信任与国师教导。臣定当继续勤修,不负厚望。”太子点了点头,示意他坐下,又亲自为他斟了一杯清茶,温声道:“山中清苦,你一路归来,定然疲惫,先喝杯茶歇歇。”
韦睿接过茶杯,低声道:“谢殿下关怀。臣身体尚好,无需多歇。只是此行归来,心中挂念小圆,想择日前往公主府探望,不知殿下可允?”太子微笑道:“小圆在赵希若府中,想必也甚是思念你。你去探望她,乃人之常情,自无不可。只是莫要耽误正事。”韦睿恭声道:“臣明白,定会安排妥当。”
太子目光深邃地注视着他,缓缓道:“韦睿,你如今身怀武功心法与轻功,未来必能大有作为。本宫甚是期待。”韦睿肃然应道:“臣定不负殿下所托,愿为殿下竭尽全力。”太子满意地点了点头,轻声道:“好,你先下去休息吧。明日再来书房,本宫有些事务与你商议。”韦睿行礼告退,退出书房,心中充满感激,步履轻快地返回住处,暗自筹划着探望小圆之事。
次日清晨,天刚蒙蒙亮,韦睿便早早来到太子书房。他身着简朴的便服,神色恭谨,站在门外候着。小太监通报后,太子朗声道:“进来吧。”韦睿推门而入,见太子正站在窗前,眺望远处的宫墙。他上前行礼:“臣韦睿,拜见殿下。”太子转过身,微笑道:“韦睿,昨夜休息可好?”
韦睿恭声道:“回殿下,臣休息甚好,多谢关怀。”太子点了点头,示意他坐下,道:“昨日你提及山中修炼,本宫甚是好奇。能否细说你在湛云观的经历?”韦睿略一思索,整理思绪,缓缓道:“臣初至湛云观,国师苗长生便以灵气试探臣之心性。臣幸得通过,方拜入师门。国师传授‘太上感应心经’初篇,臣在观鹤亭日夜吐纳,终引气入体,气机初成。”
太子听后,眼中露出赞许之色:“能引气入体,足见你天资不凡。国师对你有何评价?”韦睿恭声道:“国师臣勤修有成,赐法号‘世显’,并传臣‘太上感应真解’完整初篇,还教了‘青云纵’轻功。臣感激涕零,誓不负教诲。”太子笑道:“世显,好法号。看来国师对你甚是看重。你既学了轻功,可否一展身手?”
韦睿起身道:“臣遵命。”他走到书房中央,深吸一口气,默运心法,只见他足尖轻点,身形如燕,倏地跃起,稳稳落在书架顶端,又轻盈跳回原地,衣袂飘动,姿态优雅。太子拍手称赞:“好轻功!韦睿,你学有所成,本宫甚慰。”韦睿躬身道:“谢殿下夸奖,臣所学,皆为殿下效力。”
太子点头,沉吟道:“你既有此本领,今后在东宫任职,协助本宫处理政务。同时,继续修炼,以备将来之用。”韦睿肃然道:“臣遵命,定当尽心竭力。”太子微笑道:“好,今日便如此。你可以去看望小圆。”韦睿行礼告退,准备去看望小圆。
他换上便装,骑上一匹骏马,沿着京城的石板路疾驰而去。马蹄声响在耳畔,街边的商贩与行人渐渐模糊,他的心却愈发清晰,思绪飘向小圆。
路上,他回忆起与小圆的过往记忆,不知道这小丫头现在怎么样了。
赵希若将他与小圆,带回府中。小圆那双清澈的眼眸,总能驱散他心中的阴霾。如今,他学成归来,只盼见到她时,她能露出往日的笑颜。马儿穿过繁华街市,渐渐靠近公主府,韦睿勒住缰绳,翻身下马,将马匹交给门卫。
府门前的侍卫认出他,低声道:“韦公子,请。”韦睿点头致谢,步入府中。穿过长廊,他来到花园,迎面是百花争艳的景象,假山流水间,鸟鸣声声。他深吸一口气,感受着这片刻宁静,心中略感放松。不远处,赵希若与小寒正